小溪小鱼:
随着国家防疫“新十条”的颁布,自12月中旬以来,来院新冠阳性患者急剧增多。面对门急诊病人扎堆,病房床位爆满,医院再次迎来巨大的疫情考验。医务人员拖着病痛和极度疲惫的身躯,前仆后继,选择坚守阵地救治患者。他们身着一袭白衣,夜以继日,坚守在临床一线,不退反进,向“阳”而行,“疫”往无前,用天使初心,不负高高飘扬的党旗,以平凡之躯守护着万家灯火。
医院党委——科学统筹、严阵以待,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筑起坚强堡垒
在保障正常医疗秩序的同时,院党委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降死亡的目标,最大限度释放医疗救治能力,最大程度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救尽救,确保来院患者得到科学、规范、有效的治疗,全力肩负起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责任与重担。
全心全意提供医疗保障。随着疫情形势和救治压力增大,院党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做好当前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门诊、急诊、发热门诊收治新冠感染患者的流程》等多个文件形成整体救治方案,将精准救治工作做到最优化。向全院干部职工发出倡议书,要求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率先垂范;全体党员挺身而出,冲在一线;提倡无症状感染和轻症医护人员“能返岗尽返岗”,坚决守牢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底线。
因时因势调整人力资源。从行政职能科室抽调多人充实到临床一线,参与临床一线救治工作;从其他临床医技科室抽调人员支援ICU、内科、急诊等重点科室,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发挥高校实习生作用,充实临床一线力量。合并神经外科和口腔科,腾出护理人员;合并儿科和急诊门诊,提高输液能力;合并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扩大发热门诊面积并增加诊室,最大限度节约人力资源。
千方百计增强救治能力。全院各科室24小时满负荷运转,门诊接诊人次爆发式增长,日均在院最高峰达700余人次,CT检查日均600余人次。落实首诊负责制,最大可能解决患者流转问题,按照患者病情给出开药回家、输液观察、入院治疗等处理意见。举行新冠病毒医疗救治工作培训会,在工作群下发多个学习资料,线上线下相结合,要求所有临床医生掌握新冠病毒患者救治知识。目前,医院所有科室在收治本专业病人的同时,均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病人。组建医疗救治专家组,落实专家排班制度,完善会诊工作流程,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此外,紧急采购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高氧治疗仪等设备,加强药物、防护物资储备,全力保障物资供应。
全院各科——“疫”不容辞、向“阳”而行,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生命的“硬核”防线
在院党委的科学统筹、有力指挥下,面对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预防转移到了临床的这场大战大考。全院上下一心,全体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逆行出战,不畏艰难,驻守在防疫最前线,一路“逐阳”,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生命的“硬核”防线。
发热门诊和急诊,是疫情防控与救治的最前沿阵地,接诊量远超日常接诊量。
仅12月30日一天,急诊科接诊患者289人次。急诊科医生冯钢介绍,在病房床位紧张的情况下,急诊科的留观床成为了住院患者入院前的过渡病床。救护车24小时出诊没停歇,护士一刻不停歇地给患者输氧、输液、抽血、量血压……急诊科医生雷清华甚至将椅子借给患者输液使用,自己站着看病、开处方。
面对人手紧、病人多、资源紧张等困难,发热门诊医护即使自己阳了,最多2天后也及时返回岗位继续工作。门诊部主任张洁、发热门诊负责人常君、护士长钟俊芳均在感染新冠后强忍病痛,坚守岗位,协助处置危急重症患者、协调相关科室调取防护物资、配备治疗药品、维持诊疗秩序、及时解决患者就诊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呼吸内科更是勇挑重担。所有重症新冠病毒患者,除危重症转入医院重症医学科外,其余的均转入呼吸内科救治。
△冯意丽医生查看阳性患者病情
呼吸内科医生冯意丽,也是一名身怀六甲的孕妇。“科室收了个58岁的危重患者,当时发生了心脏骤停现象,那天正好冯意丽医生当值,她立即冲上前去,准备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是我们强行将她拉住,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名孕妇……”提起冯意丽医生,呼吸内科护士长刘丹就感慨万千。事实上,作为护士长,刘丹自己也是拖着边发烧,边咳嗽的疲累身体,为患者服务,最终拖成了病毒性肺炎,而她,没有就此休息而是利用在晚上整理病人资料的“空隙”,为自己输液治疗。
而科室龚娇芳主任、李小虎和胡娟副主任,更是拖着病体,日以继夜,全天24小时守护在医院临床一线,除在门诊部看诊外,就在住院部抢救、看护患者,哪里缺人手,他们就冲锋在前,顶在哪里,用责任和担当,确保了呼吸内科的正常运转。还有朱停、谢文琪、童梦军护士,发烧后给自己塞了颗退烧药后,就直接返岗了,由于人手紧张,返岗后,她们直接从下午5点到上班到第二天早上8点……
在所有临床科室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科室——儿科。
小溪小鱼:
儿科副护士长苏慧说:“目前很多住院患儿精神欠佳,血氧饱和度低,需要持续心电监测和给氧才能改善症状,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才能将重症患儿转危为安。”苏慧本人因每天与阳性患儿打交道,持续劳累,阳过一次后不幸复阳。
“此次疫情中,我最对不起的不是患儿及其家属,而是我的同事们……”儿科冯传咸主任歉疚地说,目前为止,科室几乎所有人员都已经感染了一遍,但是即使感染了,冯传咸主任也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离岗。护士雷军上夜班烧到39度,用了退烧药后继续坚持把夜班上完。陈煊医生值班当天,在连续收治了14个患儿之后,倒在了医生办公室,被冯传咸主任和值班护士推到12楼心血管内科进行后续抢救住院……
事实上,在医院,哪里都是医护人员与新冠病毒搏击的战场。重症医学科和感染内科医护人员更是争分夺秒、勇挑生命重担。两个科室长期满负荷运转,在急危重症病人多、病情重,科内医护人员相继感染。重症医学科医生杨成在头天晚上发烧39度多的情况下,第二天仍然艰难地爬起床去查房。感染内科护士李男,在感染的第七天的时候,由于剧烈频繁的咳嗽,出现了喘憋,患者善意提醒她去检查时,做了CT才发现自己感染上了病毒性肺炎。
医护人员在奋力搏击新冠病毒的同时,许多科室主任、护士长更是没日没夜地守在医院,守着患者,全然顾不得自己早已感染的身体。重症医学科主任雷晚红说:“群众需要我们,我们不能倒……”感染科主任徐虹说:“大家现在都感染了,上班好像也是很司空见惯的一件事情,也大家都是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拧,一个目标就是救治更多的患者。”
骨外科护士长曾静背着氧气包,一边吸氧一边给患者配药。心血管内科主任郑奇斌一边上班一边打针,普外科主任胡国兴住院带病参与危重病人的讨论抢救……面对身体的不舒服,他们也想躺着休息,但职业的责任心让他们不敢休息,哪怕被强制休息,他们也只肯休息一天、两天甚至半天,因为他们把保障群众生命健康视为天职。
关心关爱——绿道救治,走访慰问,用务实的行动鼓舞医护人员的“抗疫”士气
为最大限度鼓舞医护人员的“抗疫”士气,医院最大限度关心关爱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院领导多次深入临床一线科室,组织看望患重病的医务人员;对于感染的医务人员给予5天带薪休假,并开通重症医务人员救治绿色通道,实现医务人员上班、就诊两不误。对在疫情防控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医务人员给予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实实在在为全院职工解决困难,缓解员工压力,增强全院职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鼓舞医护人员的“抗疫”士气,凝聚了疫情防控的一线医疗力量。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是的,在这片热土上,有太多太多的可爱的人,战“疫”之下,有太多太多的无名英雄,所有参与疫情战役的人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因为他们的“向阳而生”负重前行,才有了岁月静好。希望每一位朋友,在他们辛勤工作时,给予他们最大的理解与尊重,如此,他们会更加勇毅笃行。
随着国家防疫“新十条”的颁布,自12月中旬以来,来院新冠阳性患者急剧增多。面对门急诊病人扎堆,病房床位爆满,医院再次迎来巨大的疫情考验。医务人员拖着病痛和极度疲惫的身躯,前仆后继,选择坚守阵地救治患者。他们身着一袭白衣,夜以继日,坚守在临床一线,不退反进,向“阳”而行,“疫”往无前,用天使初心,不负高高飘扬的党旗,以平凡之躯守护着万家灯火。
医院党委——科学统筹、严阵以待,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筑起坚强堡垒
在保障正常医疗秩序的同时,院党委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降死亡的目标,最大限度释放医疗救治能力,最大程度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救尽救,确保来院患者得到科学、规范、有效的治疗,全力肩负起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责任与重担。
全心全意提供医疗保障。随着疫情形势和救治压力增大,院党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做好当前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门诊、急诊、发热门诊收治新冠感染患者的流程》等多个文件形成整体救治方案,将精准救治工作做到最优化。向全院干部职工发出倡议书,要求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率先垂范;全体党员挺身而出,冲在一线;提倡无症状感染和轻症医护人员“能返岗尽返岗”,坚决守牢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底线。
因时因势调整人力资源。从行政职能科室抽调多人充实到临床一线,参与临床一线救治工作;从其他临床医技科室抽调人员支援ICU、内科、急诊等重点科室,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发挥高校实习生作用,充实临床一线力量。合并神经外科和口腔科,腾出护理人员;合并儿科和急诊门诊,提高输液能力;合并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扩大发热门诊面积并增加诊室,最大限度节约人力资源。
千方百计增强救治能力。全院各科室24小时满负荷运转,门诊接诊人次爆发式增长,日均在院最高峰达700余人次,CT检查日均600余人次。落实首诊负责制,最大可能解决患者流转问题,按照患者病情给出开药回家、输液观察、入院治疗等处理意见。举行新冠病毒医疗救治工作培训会,在工作群下发多个学习资料,线上线下相结合,要求所有临床医生掌握新冠病毒患者救治知识。目前,医院所有科室在收治本专业病人的同时,均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病人。组建医疗救治专家组,落实专家排班制度,完善会诊工作流程,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此外,紧急采购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高氧治疗仪等设备,加强药物、防护物资储备,全力保障物资供应。
全院各科——“疫”不容辞、向“阳”而行,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生命的“硬核”防线
在院党委的科学统筹、有力指挥下,面对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预防转移到了临床的这场大战大考。全院上下一心,全体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逆行出战,不畏艰难,驻守在防疫最前线,一路“逐阳”,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生命的“硬核”防线。
发热门诊和急诊,是疫情防控与救治的最前沿阵地,接诊量远超日常接诊量。
仅12月30日一天,急诊科接诊患者289人次。急诊科医生冯钢介绍,在病房床位紧张的情况下,急诊科的留观床成为了住院患者入院前的过渡病床。救护车24小时出诊没停歇,护士一刻不停歇地给患者输氧、输液、抽血、量血压……急诊科医生雷清华甚至将椅子借给患者输液使用,自己站着看病、开处方。
面对人手紧、病人多、资源紧张等困难,发热门诊医护即使自己阳了,最多2天后也及时返回岗位继续工作。门诊部主任张洁、发热门诊负责人常君、护士长钟俊芳均在感染新冠后强忍病痛,坚守岗位,协助处置危急重症患者、协调相关科室调取防护物资、配备治疗药品、维持诊疗秩序、及时解决患者就诊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呼吸内科更是勇挑重担。所有重症新冠病毒患者,除危重症转入医院重症医学科外,其余的均转入呼吸内科救治。
呼吸内科医生冯意丽,也是一名身怀六甲的孕妇。“科室收了个58岁的危重患者,当时发生了心脏骤停现象,那天正好冯意丽医生当值,她立即冲上前去,准备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是我们强行将她拉住,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名孕妇……”提起冯意丽医生,呼吸内科护士长刘丹就感慨万千。事实上,作为护士长,刘丹自己也是拖着边发烧,边咳嗽的疲累身体,为患者服务,最终拖成了病毒性肺炎,而她,没有就此休息而是利用在晚上整理病人资料的“空隙”,为自己输液治疗。
而科室龚娇芳主任、李小虎和胡娟副主任,更是拖着病体,日以继夜,全天24小时守护在医院临床一线,除在门诊部看诊外,就在住院部抢救、看护患者,哪里缺人手,他们就冲锋在前,顶在哪里,用责任和担当,确保了呼吸内科的正常运转。还有朱停、谢文琪、童梦军护士,发烧后给自己塞了颗退烧药后,就直接返岗了,由于人手紧张,返岗后,她们直接从下午5点到上班到第二天早上8点……
在所有临床科室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科室——儿科。
儿科副护士长苏慧说:“目前很多住院患儿精神欠佳,血氧饱和度低,需要持续心电监测和给氧才能改善症状,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才能将重症患儿转危为安。”苏慧本人因每天与阳性患儿打交道,持续劳累,阳过一次后不幸复阳。
“此次疫情中,我最对不起的不是患儿及其家属,而是我的同事们……”儿科冯传咸主任歉疚地说,目前为止,科室几乎所有人员都已经感染了一遍,但是即使感染了,冯传咸主任也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离岗。护士雷军上夜班烧到39度,用了退烧药后继续坚持把夜班上完。陈煊医生值班当天,在连续收治了14个患儿之后,倒在了医生办公室,被冯传咸主任和值班护士推到12楼心血管内科进行后续抢救住院……
事实上,在医院,哪里都是医护人员与新冠病毒搏击的战场。重症医学科和感染内科医护人员更是争分夺秒、勇挑生命重担。两个科室长期满负荷运转,在急危重症病人多、病情重,科内医护人员相继感染。重症医学科医生杨成在头天晚上发烧39度多的情况下,第二天仍然艰难地爬起床去查房。感染内科护士李男,在感染的第七天的时候,由于剧烈频繁的咳嗽,出现了喘憋,患者善意提醒她去检查时,做了CT才发现自己感染上了病毒性肺炎。
医护人员在奋力搏击新冠病毒的同时,许多科室主任、护士长更是没日没夜地守在医院,守着患者,全然顾不得自己早已感染的身体。重症医学科主任雷晚红说:“群众需要我们,我们不能倒……”感染科主任徐虹说:“大家现在都感染了,上班好像也是很司空见惯的一件事情,也大家都是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拧,一个目标就是救治更多的患者。”
骨外科护士长曾静背着氧气包,一边吸氧一边给患者配药。心血管内科主任郑奇斌一边上班一边打针,普外科主任胡国兴住院带病参与危重病人的讨论抢救……面对身体的不舒服,他们也想躺着休息,但职业的责任心让他们不敢休息,哪怕被强制休息,他们也只肯休息一天、两天甚至半天,因为他们把保障群众生命健康视为天职。
关心关爱——绿道救治,走访慰问,用务实的行动鼓舞医护人员的“抗疫”士气
为最大限度鼓舞医护人员的“抗疫”士气,医院最大限度关心关爱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院领导多次深入临床一线科室,组织看望患重病的医务人员;对于感染的医务人员给予5天带薪休假,并开通重症医务人员救治绿色通道,实现医务人员上班、就诊两不误。对在疫情防控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医务人员给予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实实在在为全院职工解决困难,缓解员工压力,增强全院职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鼓舞医护人员的“抗疫”士气,凝聚了疫情防控的一线医疗力量。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是的,在这片热土上,有太多太多的可爱的人,战“疫”之下,有太多太多的无名英雄,所有参与疫情战役的人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因为他们的“向阳而生”负重前行,才有了岁月静好。希望每一位朋友,在他们辛勤工作时,给予他们最大的理解与尊重,如此,他们会更加勇毅笃行。